日记两则 教材分析
《日记两则》是讲城里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事,这是一则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。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,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,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,
这篇课文记录了“我”的两次“梦”。记录了“我”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,记录了在城镇的“我”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,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。“我”那白纱裙的梦,在妈妈的影响下,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。
这篇文章配有两幅生动的插图,在学习的过程中,可结合课文内容看图理解小作者情感上的变化,体会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。结合生活现实,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,学会多想想别人,少想一点儿自己。
课后“我会认”是本课要学的13个生字,“我会写”中的8个字,“晴、姑、娘、读”是已经会认的字,4个市本课要掌握的生字。
教学目标
1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特别是读好第一则日记中的最后一段话。
2.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,认识“则”、“昨”等13个生字。会写“份”、“粉”等8个字。联系课文,理解“羡慕”“迫不及待”的意思,并试用“迫不及待”说句子。
3.在学习课文的同时,结合看图,体会小作者的情感变化,初步有助人为乐的意识。
4.有写日记的兴趣,学习写日记的格式,联系生活学写日记。
教学重点
1.学会13个生字,会写8个字,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.学习写日记的格式,联系生活学写日记。
3.体会小作者的情感变化,初步有助人为乐的意识。
教学难点
1.课文第一则日记中的最后一段话的朗读训练。
2.联系课文,理解“羡慕”“迫不及待”的意思,并试用“迫不及待”说句子。
3.培养写日记的兴趣,养成写日记的习惯。
课前准备
1.通过调查、访问、查资料等了解日记是怎么回事。
2.生字卡片和带有生字的新词的卡片。
教学时间: 两课时
第一课时
一、前后比较,导入新课
1.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个新朋友,他的名字叫“日记”,板书“日记”,学生读。他有个哥哥叫“作文”,我们早就认识他了。弟弟日记和哥哥作文长得很像,但有所不同。让学生比较24课和前面所学课文的异同。交流,明白日记的格式。
2.(今天我们就要一个小姑娘写的日记,看看她是怎么写的?)出示课题,认读。
二、初读课文,学习生字
1.认真读课文,要求:
(1)仔细、认真、响亮地读一遍课文,把字音读正确。
(2)对照苹果和桃子里的生字,画出新词,读一读。
2.检查
(1)指名分段读课文。
(2)认读新词,比一比:自己画得对不对?
(3)记忆生字:我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。
重点:交流、强调重点难读字的读音
字音:寨(翘舌音) 昨(平舌音)娘、晴(后鼻音)
字形:读 妹(主要是两横的长短)(结合教学把这两个字书写在课堂作业本上。)
3.再读课文,整体感知
思考:我的第一次“梦”是什么?我的第二次梦又是什么?
4.交流,读好第一则日记的第一段,理解“羡慕”。你什么时候也有羡慕的心情。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。
三、以读促悟,学习第一则日记
1.认真读课文,想一想:
我的第一梦想成真了吗?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?找到文中的词语或句子,划一划。
2.交流、点拨:
(1)理解“迫不及待”,给迫不及待换个词,说说自己什么时候有这种“迫不及待”的情形。再用“迫不及待”说句子。
练习带着一种“迫不及待”的心情读第二段的前面一部分课文,用失望的语气读最后的“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”。
(2)课文最后一段: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?看图体会我当时的心情。注意两个问号,从问号中体会我对妈妈和阿英妹妹的不满。
师范读这一段,学生练读。
3.再读第一则日记,体会“我“当时的心情。
四、复习巩固,写写生字
1.同桌互读课文,再次检测字音。
2.书写生字指导。
(1)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,认读。
(2)学生自主观察、交流。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,而且左窄右宽。
(3)重点指导“昨”和“娘”。
①.教师示范写。
②.学生练习书写。
③.展评。
3.作业:课堂作业本4 比一比,组词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导入,引入新课
1.看拼音,写词语(课后练习)
2.“我“认为妈妈小气,妈妈到底小气吗?
二、学第二则日记,学习提问
1.认真读课文,学习围绕课文内容给同学提一个问题。讨论:怎样根据课文内容提问?(联系课文内容、提能让同学开动脑筋的问题等)。
2.生自由学习。
3.交流:(预设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)
(1)阿英妹妹是个怎样的人?(结合朗读课文第二段。)(学习多音字“好“)(结合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第三题。)
(2)你认为妈妈小气吗?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?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?为什么?
(3)我又做了一个什么梦?(结合朗读课文第三段)并看图体会此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?
4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渗透情感。
我没有白纱裙,为什么还如此快乐?(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,学会多想想别人,少想一点儿自己。)
三、学习日记格式
1.观察、比较: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?
2.小结日记的格式:日记要写明几月几号、星期几、天气怎样?
但没有题目。
四、练习写日记
1.(结合实际)回忆:今天我看到或听到了什么?有什么想法?
2.交流,教师适时指导。
3.学生练习写日记。
五、展示日记
(以鼓励和正面引导为主,培养学生对写日记的兴趣,养成写日记的习惯。)
一、课堂作业
完成《课堂作业》第二题。
二、课外延伸
把今天写的日记读给爸爸妈妈听。
板书设计:
日记两则
第一则:穿不上白纱裙 不高兴
第二则:不买白纱裙
省钱买书 高兴
送给苗家小姑娘